作品:《大美唐山》
作者:高鑫隆——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
作品说明:
南邻渤海,北依燕山;毗邻京津,华北要地,这便是素有“凤凰城”之称的北方城市 唐山
1976年的一场地震,把这座城市刻进了历史。然而,废墟上顽强坚毅的唐山人,却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让历史铭记。40余年的卓越奋斗,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,唐山,用它秀美的新颜,实现了华丽的涅槃!
2016年,乘着“全域旅游”的东风,唐山的山水草木、生态文化、人文历史,似画如卷一般,绚烂地展现在全国人们面前。红墙青砖琉璃瓦,拱桥飞檐白玉碑,这便是作为大清帝王陵寝的遵化清东陵。“昌瑞山南望,群山环抱,绿水萦绕,川平如砥;北眺,峰峦叠起,雾锁云飞,大气磅礴。”那回响在群殿歇山顶上的飒飒风声,似乎是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、体系最完整的帝王陵墓建筑群,在向世人低低的诉说着一段悠长的历史。山色湖光碧波荡,绿野飘香嫩草青,这是唐山重点城市建设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。桃花潭、九龙湾;凤凰台、香茗岛;绿树成荫、蓝天碧水、鸟语花香。那清扬在粼粼湖面上的片片柳叶,正随风摆动,欣喜地向人们述说着,这片曾经污水横流、荒草丛生的城市疮疤,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,变成了今天这般模样。巍峨高耸入云端,殿祠点点苍翠间,这是康熙帝曾亲笔御题“天下名山”的迁西景忠山。“山上古石峥嵘,苍松蔽日,风格独具,自然景观鬼斧神工,素有“灵山秀色”之美称。”那印刻在1872级台阶上的叠叠脚印,在佛经诵读声里,正喃喃地顾自低语,当年顺治、康熙二帝登临此地,见峡谷清幽,云雾缥缈,得以赐名。群山壮丽筑其骨,滦河俊秀画其容,这是三千年大河之畔的滦县滦州古城。“以研山为骨,以滦水为魂,以人文为韵,以绿林为脉,盛世景象,水绕古城,繁华街市宛如积淀千年的历史长河。”那倒映在悠悠滦水的点点灯光,闪烁着气势如虹的无限风华,让一座三千年的古城光耀古今,成为环渤海旅游圈最耀眼的一颗明星。碧波万顷水中月,飞鸟千只云中歌,这是因形似一弯晓月而得名的月岛。“芳草野花接疏林,小桥曲径连木阁,天水相涵月与连,半成坨影半环天。”那连绵起伏的层层波涛,正细细地勾画出这海天相接的壮观之景。轻闭双眼,倾听着海浪潮起潮落,在蔚蓝的渤海湾中体会一番别样的情趣。唐山的名胜古迹、秀美山川数不胜数,这里有古代交通咽喉的迁西青山关长城,也有河北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,更有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大钊故居纪念馆……北山苍翠古长城上狼烟早已湮灭,南岛菩提月坨岛边浪花朝夕起落,西陵清帝陵寝里夜明珠还在闪烁,东城滦河倒影里古历史依旧传承,中城区涅槃的唐山正在飞速发展。
大美唐山,文化旅游名城,它正在用它独特的气质和丰厚的文化底蕴,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,它也在向大家发出诚挚的邀请,欢迎来到凤凰城——唐山!
